【獻禮七一·喜迎二十大】桂林市婦幼保健院舉辦“青少年心理關愛輔導”心理健康公益講座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廣西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等工作要求,在“七一”建黨101周年之際,廣泛宣傳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識,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以實際行動踐行“學黨史 辦實事”,6月20日,桂林市婦幼保健院特邀全國知名心理學教授李昭瑢博士來桂進行“青少年心理關愛輔導”心理健康公益講座。桂林市婦幼保健院中層及以上干部,市婦幼保健院醫聯體單位、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分管兒童保健領導、兒童保健業務骨干,以及社區干部和學生家長來到現場參加活動?;顒油瑫r以直播的形式進行,副院長韋柳霞負責主持。
講座在桂林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秦初明和李昭瑢博士輕松愉悅的訪談中開始。秦初明向李博士提出前期征集來的有代表性的學生和家長提問,李博士既有針對性,又有衍生拓展地一一進行解答,并結合自身經歷進行分享:“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多跟孩子互動”、“不要去糾正,要去影響和引導”、“需要去改變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幫助孩子,最關鍵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自己開心孩子才能開心”。
隨后,李博士從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和需求等方面分享了兒童行為發展與早期干預,她指出,比如孩子在0到1歲半的嬰兒期階段是建立信任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得到了父母的及時回應,那孩子會容易去信任別人;第二個幼兒期是自主與羞愧的階段,是孩子喜歡說“我來我來”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失敗了,父母告訴TA“沒關系,我們再來”,那孩子就不容易畏難......而孩子在0-18歲面臨的問題,也將會變成他們成年之后的人生問題。李博士強調:“跟孩子溝通,很重要的是溝通方式,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理解孩子的不同特點,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青春期的孩子,是需要我們去當做朋友一樣溝通的。其中,我們要學會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模式有4個關鍵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也就是說分別是實事求是表達自己的事實觀察,誠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大方說出內心真正需要,然后發出解決問題的請求。”在場聽眾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接著,李博士團隊成員趙曦與大家進行了題為《做高情商父母,孩子既獨立成長又不叛逆》的心理沙盤療愈個案經歷分享。
心理健康如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需要時常的關注,時常的調節,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需要保持一種樂觀的情緒、需要擁有一種豁達的態度,需要持有一份輕松的心境。心理健康是人生獲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家庭幸福享受成功人生的保障。秦初明表示,青少年是人生的黃金階段,是個體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此次在“七一”來臨之前,醫院黨委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保障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通過心理沙盤關愛輔導、心理健康公益講座等形式,不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同時幫助高考學生和家長走出緊張、焦慮、擔心等心理困境,為桂林廣大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當天上午,李昭瑢博士及團隊賴玉芬、李美欣、趙曦三位專家一行4人,在桂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健康管理中心為今年應屆高中生畢業生開展了一對一心理關愛公益輔導,不少學生和家長前來報名。(何永芳)